习近平外交:有权势还要学会有自制
黄博
放眼全球,这并没有多少代表性,尤其是在全球民主化大势所趋的今天。
曾在兰德公司负责国际政策研究的乔纳森.波拉克指出,在与美国官员的交往中,每位中国领导人都有自己鲜明的风格(指毛邓时期)。就中国官员而言,个性与政策问题是合二为一而不是相互排斥的……从一开始中国高级官员就注重并着力与美国历届政府中的某一官员建立密切的个人关系。如果缺少这种关系,中美关系就会破裂,或进一步恶化。
着有《中国人的政治谈判行为》一书的理查德德.所罗门则抓住了这种个人之间交往的实质:中国领导人(指毛邓时期)与人打交道的最基本的特点是,首先设法认清外国官员中谁同情他们的事业、在他们的对手中培养一种友谊和责任感,然后,通过各种计谋来利用这种友谊感、责任感、自疚感和依赖感以达到他们的目的。
虽然这种现象随着后来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有所减少,但中共历次运动中政治路线和个人恩怨的夹杂不清——政治路线不同必夹杂个人恩怨,而个人恩怨也容易把不同意见激化为不同政治路线的斗争,这种标签化,站队式的思维方法一直到今天都有。从民间到体制内,对西方的领导人、高级官员、甚至党派,往往在缺乏十足理性分析的情况下冠之以“亲华”或者“反华”的大帽子:共和党好打交道,民主党比较坏,布热津斯基比赛勒斯。万斯好,希拉里。克林顿是反华的,而接替她的克里是亲华的,时不时就会有这种莫明其妙的判断。
但事实又是怎样呢?
新上任美国国务卿的克里刚被认定为“亲华”人士,不成想转眼他就在钓鱼岛问题表态大伤国人感情:钓鱼岛“处于日本的有效控制之下,对任何想要改变现状的单方面行动表示反对。”
对外关系中,重视人的因素固然没错,但忽略了人背后的政治制度、人民价值观则无疑是主次不分。
习近平的死穴
说这些并不是说习近平上台这短短时间内外交上有什么做的不好或者不妥之处,他只是做了明眼人都能看出的该做的事,并没有一些人吹嘘的那样深思远虑和洞察乾坤。
也就是说,虽无新意,但中规中矩,保留了毛周第三世界战略思想中“反霸”等成功的部分,而剔除了失败的革命和意识形态部分。
当然,习近平也不甘心碌碌,也确实有新做法和新尝试:
2012年10月,中国外交部成立了国际经济司,此前商务部、财政部以及央行也都设立了从事经济外交的国际司,突显经济外交在中国外交中的分量在提升;
在非洲,意识到光靠利益驱动的关系是不可靠的后,更加注重同非洲的人文交流,努力在观念上和思想上建立起有更坚实的基础;
在克里访华期间,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基础上,双方讨论了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并达成共识。刘延东副总理继续担任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中方主席;
新上任美国国务卿的克里刚被认定为“亲华”人士,不成想转眼他就在钓鱼岛问题表态大伤国人感情:钓鱼岛“处于日本的有效控制之下,对任何想要改变现状的单方面行动表示反对。”
对外关系中,重视人的因素固然没错,但忽略了人背后的政治制度、人民价值观则无疑是主次不分。
习近平的死穴
说这些并不是说习近平上台这短短时间内外交上有什么做的不好或者不妥之处,他只是做了明眼人都能看出的该做的事,并没有一些人吹嘘的那样深思远虑和洞察乾坤。
也就是说,虽无新意,但中规中矩,保留了毛周第三世界战略思想中“反霸”等成功的部分,而剔除了失败的革命和意识形态部分。
当然,习近平也不甘心碌碌,也确实有新做法和新尝试:
2012年10月,中国外交部成立了国际经济司,此前商务部、财政部以及央行也都设立了从事经济外交的国际司,突显经济外交在中国外交中的分量在提升;
在非洲,意识到光靠利益驱动的关系是不可靠的后,更加注重同非洲的人文交流,努力在观念上和思想上建立起有更坚实的基础;
在克里访华期间,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基础上,双方讨论了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并达成共识。刘延东副总理继续担任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中方主席;
在公共外交上,习近平也大有突破。彭丽媛以第一夫人的身份陪同出访,并参加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她大方得体的形象、艺术家的魅力和与人交流时表现的亲和力,在公共外交方面为习近平赢得不少加分。
但正如中国《新闻周刊》专栏作家孙兴杰所言,一个国家的形象既要依靠外交维护,更需要内政清廉、社会和谐、民众富足来印证。公共外交是国家形象的营销过程,营销有术当然好,更重要的是货真价实,唯有顺应世界潮流才可以塑造一个为世界所认可的中国形象。不过,这已经不是外交政策能够解决的范畴。对习近平而言,这也是更大的挑战。
这何止是挑战?简直就是习近平乃至中共的死穴。
外交摆脱不了一个“毛”字
从毛崇尚的革命和阶级斗争,到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到胡锦涛的左右摇摆、击鼓传花毫不作为,再到今天的习,虽然中共治国已经64年,但无论内政还是外交,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还是一个“毛”字,虽然他已死去37年。
直到今天,中共和中国依旧绕不开“怎么评价毛”、“怎么定性毛”这个足以能颠覆党运、国运的问题。举也不是,弃也不是,鸵鸟一样视而不见、不争议也不是。从中共内政理论的左右不是、举步维艰,也可窥出外交注定会磕磕绊绊,难有大作为。
说中国的外交“毛”仍然是核心问题,有这样几层意思:
但正如中国《新闻周刊》专栏作家孙兴杰所言,一个国家的形象既要依靠外交维护,更需要内政清廉、社会和谐、民众富足来印证。公共外交是国家形象的营销过程,营销有术当然好,更重要的是货真价实,唯有顺应世界潮流才可以塑造一个为世界所认可的中国形象。不过,这已经不是外交政策能够解决的范畴。对习近平而言,这也是更大的挑战。
这何止是挑战?简直就是习近平乃至中共的死穴。
外交摆脱不了一个“毛”字
从毛崇尚的革命和阶级斗争,到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到胡锦涛的左右摇摆、击鼓传花毫不作为,再到今天的习,虽然中共治国已经64年,但无论内政还是外交,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还是一个“毛”字,虽然他已死去37年。
直到今天,中共和中国依旧绕不开“怎么评价毛”、“怎么定性毛”这个足以能颠覆党运、国运的问题。举也不是,弃也不是,鸵鸟一样视而不见、不争议也不是。从中共内政理论的左右不是、举步维艰,也可窥出外交注定会磕磕绊绊,难有大作为。
说中国的外交“毛”仍然是核心问题,有这样几层意思:
1、共产主义这种红色意识形态破产后毛的遗产:一党专政。对到外交,就是党领导下的外交。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原则的更深解读就是维护一党专政,这是中共的最核心利益,当然现在也被堂而皇之的冠以国家核心利益来阐述——所谓的国家政治制度。从红旗高调、无往不胜“雄辩式”的毛式外交,到韬光养晦、永不称霸的邓式外交,再到今天左右逢源、你好我好漂亮话不断的习式外交,换汤不换药,没有任何本质改变,根子上都是保住共产党的江山,在维护一党专政上他们是一家人——经济发展、人民富裕固然好,有助于共产党的江山稳固,但如果外部稍有对中共政权的触动,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的放弃国民经济、牺牲民众福祉来捍卫党执政这一核心利益。
这一利益驱使下,毛当年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挂帅的外交也并不如其标榜的那么单纯和高尚。某种意义上,毛是自己最为唾弃的修正主义、机会主义的一员,甚至是开山鼻祖。和苏修搞臭决裂后,迅速和美帝国主义拉近距离——真正感到政权有威胁、江山不保时,他会毫不犹豫的华丽转身。
“六四”时,邓小平则不惜开枪,上坦克,事后更能说出“不要说七国制裁我们,70国也没有用!”这种“豪言壮语”。
江胡时代,对其他国家就中国人权、中共执政合法性的任何质疑,哪怕是理性的和建设性的,也必针锋相对,睚眦必报,毫不手软,更毫不顾及脸面。
可惜的是,有时貌似的强硬反应出的恰恰是极端脆弱。
茉莉花革命让新一轮全球民主化蔚然成风之际,死守一党专政、拒绝宪政和民主的中共在国际上很难有知心朋友,处处和普世价值格格不入的为人处事,在让自己孤立的同时,加剧进一步封闭内心的自卑。这也决定了习近平和中共的外交有所大作为是痴人说梦。
这一利益驱使下,毛当年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挂帅的外交也并不如其标榜的那么单纯和高尚。某种意义上,毛是自己最为唾弃的修正主义、机会主义的一员,甚至是开山鼻祖。和苏修搞臭决裂后,迅速和美帝国主义拉近距离——真正感到政权有威胁、江山不保时,他会毫不犹豫的华丽转身。
“六四”时,邓小平则不惜开枪,上坦克,事后更能说出“不要说七国制裁我们,70国也没有用!”这种“豪言壮语”。
江胡时代,对其他国家就中国人权、中共执政合法性的任何质疑,哪怕是理性的和建设性的,也必针锋相对,睚眦必报,毫不手软,更毫不顾及脸面。
可惜的是,有时貌似的强硬反应出的恰恰是极端脆弱。
茉莉花革命让新一轮全球民主化蔚然成风之际,死守一党专政、拒绝宪政和民主的中共在国际上很难有知心朋友,处处和普世价值格格不入的为人处事,在让自己孤立的同时,加剧进一步封闭内心的自卑。这也决定了习近平和中共的外交有所大作为是痴人说梦。
外交难以避免的矛盾性
2、 “毛”让中共内政和外交政策难以避免的出现两面性和矛盾性。
举例而言,在对钓鱼岛和对美对台军售等问题上,政府时不时允许乃至纵容国内民族主义升温,转嫁国内矛盾的同时为自己积累民意支持。但这种崇毛的、非理性强硬的民粹浪潮却让中共外交难以展现出合作性,灵活性和专业性——这些都是中国作为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并分享更多国际权益的新兴大国所必需具备的。
应该说,毛邓江时代,对民族主义的掌握火候还是可以的,需要是拿来主义,不需要时,弃之如敝履。“辅导员” 胡锦涛手腕弱些,时而被炒作起来的“毛式”民族主义情绪所影响、甚至有时被牵着走,导致任内外交政策飘忽不定、到处碰壁。在互联网信息迅猛传递的时下,在贫富两极分化严重的今天,习近平对“民族主义”这剂中共一贯的灵丹妙药的使用,火候的拿捏则是越来越难。稍微处理不好就能惹火上身。实际上,在钓鱼岛和南中国海争端中,中共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指责为软弱,无能甚至卖国。这些上纲上线的标签几乎足以让外交一线的官员身败名裂,毕竟这个党至今最亮丽的色彩之一还是其革命党色彩。
于是乎,要么事事请示汇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越来越畏首畏脚,不敢做事。要么左总比右好,政治正确最安全。“西方敌对势力”仍是不少外交官的口头禅。具体这个敌对势力到底是谁?能否如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那样逐一点名?从没有人说清楚过。这里面虚虚实实,欺骗国人,也自欺欺人。既是敏感不自信下被围堵、受迫害心理作怪,也是圆滑世故、政治安全为上的现实盘算。
尤其要指出的是,虽然目睹过自己家庭文革时的苦难经历,不管习内心对毛有怎样的看法,毛式思维对习近平这一代红小兵和红卫兵而言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无论是在其新南巡讲话中,还是给在新进中央委员、候补委员的讲话中,毛诗词、毛语录张嘴就来,俨然是其生活用语的一部分。
2009年2月11日 ,习近平在墨西哥会见当地华侨时说,中国能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已经是对全人类“最伟大的贡献”。他还说:有些吃饱了没事干的外国人,对我们的事情指手画脚。中国一不输出革命,二不输出饥饿和贫困,三不去折腾你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2、 “毛”让中共内政和外交政策难以避免的出现两面性和矛盾性。
举例而言,在对钓鱼岛和对美对台军售等问题上,政府时不时允许乃至纵容国内民族主义升温,转嫁国内矛盾的同时为自己积累民意支持。但这种崇毛的、非理性强硬的民粹浪潮却让中共外交难以展现出合作性,灵活性和专业性——这些都是中国作为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并分享更多国际权益的新兴大国所必需具备的。
应该说,毛邓江时代,对民族主义的掌握火候还是可以的,需要是拿来主义,不需要时,弃之如敝履。“辅导员” 胡锦涛手腕弱些,时而被炒作起来的“毛式”民族主义情绪所影响、甚至有时被牵着走,导致任内外交政策飘忽不定、到处碰壁。在互联网信息迅猛传递的时下,在贫富两极分化严重的今天,习近平对“民族主义”这剂中共一贯的灵丹妙药的使用,火候的拿捏则是越来越难。稍微处理不好就能惹火上身。实际上,在钓鱼岛和南中国海争端中,中共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指责为软弱,无能甚至卖国。这些上纲上线的标签几乎足以让外交一线的官员身败名裂,毕竟这个党至今最亮丽的色彩之一还是其革命党色彩。
于是乎,要么事事请示汇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越来越畏首畏脚,不敢做事。要么左总比右好,政治正确最安全。“西方敌对势力”仍是不少外交官的口头禅。具体这个敌对势力到底是谁?能否如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那样逐一点名?从没有人说清楚过。这里面虚虚实实,欺骗国人,也自欺欺人。既是敏感不自信下被围堵、受迫害心理作怪,也是圆滑世故、政治安全为上的现实盘算。
尤其要指出的是,虽然目睹过自己家庭文革时的苦难经历,不管习内心对毛有怎样的看法,毛式思维对习近平这一代红小兵和红卫兵而言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无论是在其新南巡讲话中,还是给在新进中央委员、候补委员的讲话中,毛诗词、毛语录张嘴就来,俨然是其生活用语的一部分。
虽然“输出革命”、“折腾你们”都曾是毛泽东的大手笔,习近平此时对毛做法否定的语气却毛式风格十足,更是得到国内毛左派的一片喝彩声。
够讽刺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